close
《社論》市區自行車路網 是宜居城市象徵

台北市推廣綠色交通及完善市區自行車道路網,在農曆年前因交通擁擠受到輿論的大肆批評,各類談話節目幾近無理的謾罵,除了將交通擁擠歸責於自行車道施工,更直指該「三橫三縱」自行車路網政策錯誤,甚至以台灣氣候、機車混流、駕駛行為與街道情況預言自行車道政策註定失敗。這些批評引發各界多方面的討論,而基於國際都市的經驗以及台灣城鄉發展趨勢,我們支持台北市的綠色交通與自行車路網政策,因為低碳交通是全球城市推動目標,而市區自行車路網就是宜居城市的進步象徵,我們的市長必須一棒接一棒將此願景透過更合理的資源分配、更多元的公民參與以及專業合作來逐步實現。事實上,該自行車路網早在柯文哲市長上任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即基於推動綠色交通的專業立場進行規劃,基本出發點係期望連結台北河濱自行車道出入口、學校、大眾運輸場站及公共自行車租賃站等重要據點,對於重要幹道設置自行車道之可行性進行評估。整體計畫考量道路車流特性、自行車道串連性及現有捷運通行路段等因素,決定以仁愛路、信義路、南京東西路三橫與復興南北路、松江路、中山北路三縱方式打造市區自行車整體路網。而在柯市長上任後依其政見與市區串聯道路優先設置作為施作排序依據,並在去年六月由柯市長核定「台北願景城市-自行車路網計畫」,期望提供自行車及行人更安全、友善之通行環境。目前已經確認的計畫係在二○一六年至二○一九年期間,僅僅花費捷運興建一公里的經費,以五十二億元拓寬八十六公里人行道,形成台北市區自行車路網的基本骨幹系統,而在整體計畫完成後將累積形成一九○公里市區自行車道路網,已經獲得國際高度肯定。推動綠色交通自陳水扁市長時代就開始了,除了大家熟識的公車專用道路網,還包含人行道鋪面的整治工程。在馬英九市長任內,更逐步推動機車退出人行道與騎樓、公車捷運八年不漲價以及悠遊卡票證系統,並賡續建置公車專用道與智慧公車動態資訊系統。郝龍斌市長則利用南京與信義捷運走廊完工後道路復舊過程,將路面有限空間重新分配、建立自行車專用道,二○一一年將公共自行車服務範圍自信義計畫區擴展至全市。在現任柯文哲市長推動「自行車路網計畫」中的「三橫三縱」路網,其中信義路與南京東西路二橫自行車道就是在郝龍斌市長內完成的。因此,市政建設絕對是接力賽跑完成,尤其對於綠色交通、低碳城市之願景,不論在哪位市長都會認同此一發展方向,但需要市長更強的政治智慧與整合各個局處合作的行動力,同時也需要更多的溝通與教育宣導,讓大眾願意加入都市改造、願意做出益己利他的行為改變。台北市即將在二月底舉行Velo-City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這是該會第一次在亞洲城市舉行,而台北市在三年多前勝出獲得主辦權的重要關鍵,就是持續推動自行車環境的軟硬體建設與翻轉成為綠色交通城市的潛力。台灣在過去十多年的努力,已有超過五千公里休閒型自行車道亮麗成績,台北市在Velo-City全球盛會應進一步展現建設市區自行車路網的成果與持續發展的決心,共同為全球推動低碳與自行車城市而努力。

新聞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社論-市區自行車路網-是宜居城市象徵-16000075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netprivj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